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临床病毒感染标本收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答案

参考答案: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原则与送检的注意事项如下:用于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应采集病人急性期标本.根据不同的病毒感染采取不同部位的标本(如鼻咽分泌物,脑脊液,粪便或血液).

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容易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送标本中注意冷藏.如欲检测抗体,早期单份血清可用于检测IgM抗体;而欲检测早期与恢复期的抗体效价的变化,则需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抗体检测标本应保存于-20℃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小题1:对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B.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

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小题2: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具体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地科研项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C.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D.参照生态系统典范,弄清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产物。

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C.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问答题


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9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8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