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 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需量取浓H2SO4的体积为                    

(2)如果实验室有20mL、50mL、10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3)将稀释并冷却后的硫酸溶液沿                注入             中,并用蒸馏水洗涤__________2~3次,洗涤液要            中,并摇匀。

(4)加水至距刻度                   处,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答案

(10分 除注明外每空1分)(1)14ml  (2)10  偏低

(3)玻璃棒  500ml容量瓶(2分)  烧杯和玻璃棒 注入容量瓶 (4)1~2cm   胶头滴管

题目分析:(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若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则xmL×18.4mol/L=500mL×0.5mol/L,解得x=13.6ml。

(2)由(1)可知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故选20mL量筒。量筒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未用浓硫酸润洗,即相当于是稀释浓硫酸,所以所配制的硫酸浓度偏低。

(3)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20mL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即可。

(4)定容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答题时注意理解配制原理,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综合题

(15分)中 * * 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磷、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亊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則任何乡村都是不能“狭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三 研究邓 * * 的外国学者,根据邓 * * 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 * * 历史地位做出了枳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亊业)的救星”。

——《国内外邛 * * 理论研究之比较》

材料四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 * * 党应运而生。……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抹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亊。

——胡 * * 在庆祝中 * * 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4分)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1分)

(2)外国学者关于邓 * * 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中 * * 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3分)分别简述其意义.(3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