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建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千米。
材料二 国家重视环保工作,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做出安排。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答案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灾情加重,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国家兴修水利、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