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美、英,苏三国,尤其是美苏开始考虑战后世界的安排。从那时起到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为止,三大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公告和宣言,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因此,我们把三大国对战后的一系列安排总称为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如何最后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第二,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国的归属和边界;第三,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第四,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评价雅尔塔体系:(1) 雅尔塔体系是在几个大国,尤其是美苏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随着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双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2) 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它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场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面对用人单位“需要×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苛刻”要求,学子们只能望“经验”兴叹。
尽管用人单位的这种要求似乎不近情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人才观的转变。为了改变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尴尬与艰难,某咨询公司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意用人单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该公司在其建议书中这样写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正如培根所说“在学问上过分用功是偷懒”。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一些经验交流会,以此积累实践经验,弥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应参加一些有特色的技能培训班的学习,掌握某些专项操作技能,突破“只会纸上谈兵”的局限,显示出能够承担各种操作工作的实力;应尽可能多地参加由权威部门举办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获取合格证书,提供知识已经转化为能力的有效证明。
目前,拥有多个证书的毕业生比只拥有毕业证、学位证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事实,也证明了该公司的建议是有道理的。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