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针对地级市城乡土地使用情况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

A.遥感技术

B.GPS技术

C.实地测量

D.摄影测量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互联共享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快速更新机制。明确了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信等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取全国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连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并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充分运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PS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等手段,变土地调查的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跟踪监测。专业人士指出,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动态、重复探测、成像周期短等特点,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地面信息的变化,为大范围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全面更新提供重要信息源。
不同于以往土地调查偏重于土地利用现状的掌握,新一轮土地调查不仅要摸清土地家底,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科技手段建立全国每一块土地的影像库和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国家及时掌控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的目标。在整个土地调查过程中,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是全方位的。首先,通过统一购置遥感影像,制作地方调查基础底图,保证基础底图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相结合的手段,对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核实,保证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将土地调查成果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模式,实现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土地信息的快速上传、快速分析和快速统计,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实现土地调查统计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公开化,同时,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加强对各地土地利用状况的跟踪监测。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