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②处死查理一世

③英国女王玛丽和国王威廉

④詹姆士一世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④②①③。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

(3)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最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

写句子
实验题

(2011年江苏无锡,35题)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4)F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   色。

 
实验3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粉末无变化Cu、Fe2O3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的反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