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继承了唐代的(),这是农务繁忙季节中停止民事审判的制度。
参考答案:“务限法”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字处理”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保存文档。
(1) 将文中所有错词“地求”替换为“地球”;将标题段文字(“嫦娥工程的三步走”)设置为红色三号阴影、黑体、居中、并添加蓝色底纹。 (2) 将正文第4段文字(“第2步为‘落’……自动巡视勘测技术”)移至第3段文字(“第3步为‘回’……自动返回地求的技术。”)之前:正文各段文字(“据栾恩杰介绍……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设置为五号楷体_GB2312;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5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 (3) 设置纸型“16开(18.4×26厘米)”、“横向”,上下页边距各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各为1.5厘米: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位置插入页码。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
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
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
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
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
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作用,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要用小火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