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
A.37种
B.33种
C.34种
D.35种
E.36种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37种。【考点】:法定传染病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
A.37种
B.33种
C.34种
D.35种
E.36种
参考答案:A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37种。【考点】:法定传染病分类。
课堂演示实验中,老师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立马变红色.小明同学提出问题:老师,稀盐酸中含有H2O分子、H+和Cl-三种粒子,究竟是哪一种粒子使石蕊变红色?
同学们展开讨论:
小红:是H2O分子使石蕊变红色;
小马:是Cl-使石蕊变红色;
小东:是H+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验证: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______,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呈紫色(不显红色) | 小红的结论错误 |
(2)取氯化钠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_ | 小马的结论错误 |
小明又开始发话了:“老师,实验(1)多余.”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______;此时,小静提出异议:小东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有可能是H+和Cl-两者共同作用使石蕊变红色.老师表扬了小静,并肯定的说:小东的结论确实是正确的.为了排除小静的异议,老师建议补充一个实验:同学们,我们可以选择这样一种溶液:其中含有______,而不含______.例如______,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若石蕊变红色,就能够排除小静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