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社会CIVILSOCIETY是外来语,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寻求独立于政府的经济自由和公民自由空间的取向,它由市场经济、自愿组织和司法机构组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收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开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蕴育了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到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间社会活跃程度达到鼎盛,各种民间组织层出不穷。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西方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公益组织尤其是公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立法保护工人有权与雇主谈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社会政治环境的较为宽裕,美国的社会团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材料四 《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全球民间组织的数量从1956年的985个增加到1985年的14000个,进而到2003年的21000个。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欧洲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问的关系,英法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的尝试和结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两方民间组织相比,近代中国民间组织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指出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角度分析当时社会团体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球范围民间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系:公民社会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
尝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结局:用立法形式确立起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体制。
(2)不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想的传入;民族工业产生并得以发展;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
(3)民主政治的传统,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的恢复和各项民生政策实行;社会转型和公民参与意识增强,扩大公民的各项权力。
(4)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出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信仰的多元化;联合国,世界银行和IMF的国际组织的建立;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逼迫;小政府,大社会意识形成和各国政府开放的NGO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