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1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虎行地者也 行:            (2)鹦鹉无以对  对: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鹦鹉闻之,亦集而噪。                                                     

小题3: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这是一则寓言,请写出寓意。(3分)                                                        

答案

 

小题1:(2分)(1)行走 (2)回答

小题2:(3分)鹦鹉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

小题3:(2分)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

小题4:(3分)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

小题1:

题目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积累。

小题2:

题目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此处注意“闻”“集”“噪”等词的理解。

小题3:

题目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这里理解鹊“集而噪之”的原因命题点。

小题4:

题目分析: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