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论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案

参考答案:1.政策失真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一般有4种表现形式:①政策表面化;②政策扩大化;③政策缺失;④政策替换。
产生政策失真的根源,一般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执行者的认知缺陷。执行者的认知缺陷具体表现为:①由于执行者的主观认识不足而导致对政策采取消极或抵触态度。②由于执行者的文化素质较低等客观原因对政策理解错误而导致对政策的错误执行。
(2)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着眼点是政策制定者所统辖区域的整体利益。但是,政策的有益性却并不一定存在于该区域的每一个构成部分,因而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有可能在政策上存在利益差别。由于上下级之间的主从关系,一般不允许发生公开的政策对抗,但是利益差别的刚性存在使得执行者必须采取对策。
于是,上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环节,即政策的具体化、操作性便成了制造政策失真的最佳机会。一般集中体现为以下情况:
(1)当上级政策无益于亦无损于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本区域利益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实施“怠工”,只传递政策而不实现具体化、操作化,使上级政策成为一般原则而不予执行。
(2)当上级政策虽对本区域能带来利益但仍无法满足区域利益的要求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在政策具体化、操作化中附加、增添超越上级政策要求的政策措施而出现扩大化失真。
(3)当上级政策只是部分地对本区域有益、部分无益甚至有损时,下级执行者就会试图对政策实现局部具体化、操作化,局部“流产”,而显现政策的残缺失真。
(4)当上级政策可能会有损于区域利益,尤其是执行者个人的自身利益时,下级执行者就会千方百计地在“灵活变通”的幌子下,制定一些与上级政策表面一致而实质相悖的对策,出现上下级政策貌合神离的现象。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2.通过对政策失真现象根源的认识,我们有以下两点推论并得出相应的防治办法:
(1)政策执行所需要的中介环节越多,意味着不同层次政治区域利益发生冲突的概率越大。政策执行所经受的利益过滤次数越多,执行过程所积累的失真冲突能量越大,最终会提高政策失真的频率和幅度,因此要防止政策失真首先要尽可能地减少政策执行不必要的中介环节。
(2)政策失真的现实可能性决定了对政策执行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的必要性。对政策执行活动实施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政策目标确立统一的监督标准,发现、收集和分析政策执行行为与标准行为之间偏差的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地纠正一切有悖于政策目标的行为,以保证政策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北京新华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XYZ公司 2007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A和 B于2008年2月10日到达W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应收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取得了 XYZ公司2007年末的应收账款明细表(部分)及相关资料。

资料一:XYZ公司2007年末的应收账款明细表(部分)

资料二:

(1)XYZ公司2006年的财务报表北京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审定;

(2)A公司持有XYZ公司15%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3)注册会计师获取的资料显示,C公司已于2008年2月5日进行了破产清算:

(4)注册会计师外勤审计工作于2008年2月20日结束。

资料三: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对E公司函证的“企业询证函”如下:

             企业询证函

E公司:

  本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XYZ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应当询证XYZ公司与贵公司的往来账项等事项。下列数据出自本公司的账簿记录,如与贵公司记录相符,请在本函下端“数据证明无误”处签章证明;如有不符,请在“数据不符”处盖章。

  由于我们正在XYZ公司进行审计,回函请直接寄至XYZ公司,XYZ公司的通信地址如下:

  X省X市X街X号   邮编:XXX

   电话:XXX    传真:XXX

(1)XYZ公司与贵公司的往来账项列示如下:

(2)其他事项

本函仅为复核账目之用,并非催款结算。若款项在上述日期之后已经付清,可以不必回函。

北京新华会计师事务所(盖章)

2008年2月18日

结论:

(1)数据证明无误(签章) (日期)

(2)数据不符(签章) (日期)

要求:

(1)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对部分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并决定函证总户数的20%。根据XYZ公司2007年末的应收账款明细表(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函证哪些客户,并请说明理由。

(2)如果对某一重要账户采用了积极式函证却没有得到回函,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3)如果函证结果表明,应收账款存在差异,请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及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4)注册会计师发给E公司的“企业询证函”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指出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