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

仰  望

保罗·詹尼斯(美)

  过街天桥上有一个乞丐。他不会弹琴,不会唱歌,甚至不会在地上书写悲惨的遭遇。所以,只是偶尔有人把硬币丢在小盆里,乞丐总算能填饱肚子。另外,还能坚持他唯一的习惯:每天买张 * * 。

  夜幕降临时,乞丐会回到他的住处——城郊一个废弃的菜园。菜园里有一眼枯井,井边有棵树。这天,跑来一条瑟瑟发抖的小狗。小狗瘦得可怜,试探着在乞丐的小盆里舔舐着,乞丐昨晚用它盛过食物。乞丐小心地把小狗搂进怀里,两个不被牵挂的生命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小狗很聪明,叼着小盆打转。路人觉得惊奇,纷纷把钱放到小盆里。“富裕”起来的乞丐好运也随之降临,他居然中了大奖。乞丐买下这座菜园,建起了一座豪华的房子。不过,他保留了后院的窝棚、枯井和老树。

  乞丐迷上了购物,他喜欢服务小姐迷人的微笑。人们称他先生,乞丐高兴极了,有尊严的生活真好!唯一让乞丐先生感到尴尬的是人们对小狗的态度。尽管小狗已经被梳洗得很干净,但斑驳的毛色还是暴露了它低贱的身份。

  乞丐决心让小狗从自己眼前消失,他要忘掉卑贱的过去。

  乞丐把小狗关在后院的枯井里。井很深,井底很潮湿,除了井壁渗出的水滴,什么吃的也没有。乞丐找了几块肉投下去。

  从此,乞丐一个人潇洒地享受服务小姐热情的目光,去参加那些高级派对。好在他总算没有忘记每天往井里投几块肉。在井底,无论白天黑夜,小狗一直仰着脑袋向上张望。可是除了每天落下来的一些食物,什么也没有。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乞丐过得并不快乐。人们微笑的眼神让乞丐想起了动物园里给人们敬礼的狗熊——它看重的只是你手里的食物,根本不在乎你是谁。这个世界上只有那条小狗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而自己却把它丢到了井底。乞丐跑到井边,救出他的小狗。看着小狗,乞丐痛哭失声——小狗的脑袋一直朝后仰着。因为在井下待的时间过长,小狗的脖子已经无法伸直,只能仰着头在地上打转。

  乞丐每天领着小狗游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他把钱施舍到其他乞丐手中。在感激涕零中,他感到了满足。于是乞丐有了新打算,他通知乞丐们每天到他这里来领钱。

  消息迅速传开,领钱的队伍越来越大。半夜,乞丐被街上传来的吵闹声惊醒。透过窗子他吓了一跳,有人披着毯子,有人支起帐篷,就像排队在买当红歌星的演唱会的门票一样。天还没亮,电视台的人来了,晚上的新闻播出了这一盛况。

  第二天,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队伍越排越长,警察不得不赶来维持秩序。乞丐沉醉在自己的壮举之中,每天奔忙于银行与家之间,钱像水一样流了出去。直到有一天,银行通知他,他的账户已没有一分钱了,乞丐不得不宣布——他已经没钱可发了!人们开始咒骂,并向他的房子冲去,一块块石头飞向门窗。眼看疯狂的人们要冲进屋里,吓坏了的乞丐带着小狗逃到了后院,他急忙爬下井去,甚至没有来得及把小狗带上。乞丐快要到达井底的时候,绳梯拴在树上的一端突然断开,乞丐和他的绳梯一起摔到了的井底。疯狂的人们捣毁了房屋,拿走了所有东西。好在没有人发现井里的乞丐。

  半夜,乞丐开始喊救命,可除了小狗,没人知道他在井底。乞丐对着太阳喊,对着月亮喊,没有人能够听见。小狗每天四处寻找食物扔下来,变了味的骨头,发了霉的面包,扔下什么乞丐就吃什么。有一次,小狗扔下一只死猫。一连几天小狗没有往下扔东西,乞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只能靠舔着井壁上渗出的水珠活着。乞丐望着井口的天空,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一天早晨,井口隐约的说话声惊醒了昏睡中的乞丐,他拼尽全力喊了起来。被人们用绳子吊了上来,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要不是这条小狗死在井口上,没有人能听见你的喊声。”

  乞丐看见了枯瘦如柴的小狗,它是被饿死的。

  乞丐把小狗埋在后院。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不过有人记得,他走的时候脖子一直朝后弯着,眼睛直盯盯地仰望着天空。(选自《保罗·詹尼斯文集》,有删改)

1.简析小说中乞丐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小狗”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仰望”为题,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富有同情心;(收留同样是不被牵挂的小狗,救济其他乞丐弱者,一直不忘给小狗喂食)

②对生活充满着渴望;(每天购买 * * ,希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③有虚荣心。

2.小说中的“小狗”和乞丐的生活、遭遇、情感联系紧密,使得情节发展自然,人物的命运和小说的主题也得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展现:①“收”,收留小狗,贫困的乞丐因此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②“弃”,小狗毛色斑驳显示出身卑贱,乞丐因此嫌弃小狗;③“失”,失去小狗,乞丐在现实中并未找到真正的快乐;④“找”,找回小狗的乞丐也找回了新的生活和新的快乐;⑤“救”,当乞丐陷入了绝境时,忠诚的小狗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他。

3.①“仰望”是指小狗在危险中对主人的期盼,乞丐在绝境中求生的渴望;

②“仰望”的小狗死了,“仰望”的乞丐也消失了,既反映了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也揭露了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

③“仰望”还寄予了作者对关爱、忠诚、报恩等美好感情和美好的社会生活的期盼。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包拯》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4)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下面各组字的意思和用法一样的是[ ]

A、知:包拯字希仁,……知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B、若: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C、之:闻者皆惮之。——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以: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2、请试着解释划线的字。

(1)归,杀而鬻之(  )

(2)复来告私杀牛者(  )

(3)召知开封府(  )

(4)右司郎中(  )

3、选文每段都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1)是写包拯的为官机智,(2)是写包拯的为官清廉,(3)是写包拯__________(4)是写包拯_________(5)是写包拯的克己奉公。

4、翻译: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