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2~3个题共用题干)
欧女士,21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住某院行瓣膜置换手术,术中输同型全血3个,术后病情恢复顺利。 20天后患者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抽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 |
对该病人此时应实行的是
A.严格隔离
B.肠道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血液—体液隔离
E.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答案
参考答案:D
(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2~3个题共用题干)
欧女士,21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住某院行瓣膜置换手术,术中输同型全血3个,术后病情恢复顺利。 20天后患者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抽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 |
对该病人此时应实行的是
A.严格隔离
B.肠道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血液—体液隔离
E.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参考答案:D
材料一:
类 别 | 时 间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工业品 | 19世纪中期 | 1 | 4 | 2 | |
数 量 | 19世纪末 | 3 | 2 | 1 | 4 |
占有殖民面积 | 19世纪末 | 1 | 4 | 5 | 2 |
材料二: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说:“怎么办?世界已经瓜分完了!我们不愿意阻挠任何人,但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站在一旁……而让他们分割世界。……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
——摘自德国外长皮洛夫1889年12月在议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导致美德两国工业品数量上所占位次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什么规律?
(2)材料二中皮洛夫的演说主要是针对哪一国家?德国在远东和非洲是怎样“不愿消极地站在一旁”的?
(3)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的总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