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6岁,某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是高级教师,教学骨干,收入也较高。妻子贤惠,身体健康,已退休。儿子大学毕业,是某机关公务员,已经娶妻生子,生活美满。在别人眼中,求助者有着稳定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应该过得很幸福快乐。但求助者自己一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心情不好,时常不由自主地哭泣,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和亲朋好友联系,近半年来总是和家人吵架,认为家人不理解自己。曾多次提出退休,但学校均未同意。现在不愿意上课,上课时不敢看学生,学生反映求助者明显变了。家人及亲朋好友纷纷劝慰,求助者也想着应该高兴起来,好好过日子,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内心痛苦不已,曾经想轻生,但难以下决心。近几个月来总是感觉心悸,特别爱出汗,胃口差,难以入睡。曾在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服过药物,但无明显效果。在家人的劝说下勉强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一般,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婚后夫妻感情较好,平时身体健康。

按照贝克的观点,不属于认知治疗专门技术的是()。

A.认知重建

B.重新体验

C.灾变祛除

D.重新归因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题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

材料三: 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第一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

(1)材料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颁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材料二的“剪辫令”外,民国政府“涤旧染之污”的内容还涉及哪些方面?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