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潜水和承压水各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何区别?

答案

参考答案: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潜水的主要特征:

(1)补给区与排泄区一致;

(2)潜水面与潜水位一致,潜水形状基本与地形起伏一致,但比地形起伏缓和得多。

(3)潜水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潜水的动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

(4)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但受气候影响,且含水层厚度一般比较有限其资源常缺乏多年调节性。

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1)承压水的补给区与排泄区不一致.

(2)承压水实际没有承压水面,其水面即在隔水顶板处,承压水位与之不一致.

(3)承压水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不大,承压水动态也比较稳定。

(4)承压水参与水循环不如潜水积极,承压水资源不容易恢复、补充,但因其厚度较大,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两者的区别可从特征中看出。

阅读理解与欣赏

圣火登珠峰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

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弘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

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困难,考虑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议,考虑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等现实问题。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进行斟酌。

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自前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白热化。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持续追问和深入思考。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

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考虑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太多了。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

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至20世纪90年代,有约50吨塑料、玻璃和金属被倾倒在珠穆朗玛峰。而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而在这过程中,势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轰轰烈烈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什么呢?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相信每个人都对此不无担忧。

(摘自2007年1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石子砚。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奥运圣火能在世界之巅点燃,激发人们对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憧憬与热爱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

B.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态度诚恳,观点明确。

C.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

D.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及巨大风险,自奥运圣火登珠峰提出之日起,便一直广受关注,受到人们的持续追问。E.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F.文章结尾采用了设问辞格,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登珠峰的担忧,其中答句以问句呈现,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小题2: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今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

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

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

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小题3:联系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的含义。(4分)

小题4:作者反对圣火登珠峰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条概括,并加以说明。(4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