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原则是:()。

答案

参考答案:以形写神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原礼心异之,问其(旧的)        

B、走而之曰(忠告)

C、戴原礼至京(曾经)                     

D、偶一求药者既(回去)  

2、下面“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走而告之

A、我欲之楚                      

B、学而时习之 

C、此非楚之路也              

D、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  

3、下面翻译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句子: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A、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他原因。      

B、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他原因。

C、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D、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4、下列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医家”是一位好心的人,但又是一位贻笑大方的人。

B、来“医家”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医家”应接不暇。

C、“医家”不识字,不懂装懂,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D、戴原礼很欣赏这位有医德,善用“古方”,医术高超的“医家”。

问答题

小伟生日,妈妈做了很多菜,小伟发现妈妈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加入食醋腌制时产生大量气泡,引发了极大的兴趣.

【查阅资料】“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质松软,其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NaHCO3).小伟联想已经学过的碳酸钠(Na2CO3),其与碳酸氢钠比较,组成元素只相差一种元素氢元素,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道,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异同点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猜想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正确
【猜想2】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进行实验2】

将气球中的碳酸氢钠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加入试管中(如图1),气球迅速胀大,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交流与讨论1】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小伟同学得出结论: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其他同学对小伟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两者组成不完全相同,化学性质应有区别.于是,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以下甲、乙两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请你参与,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交流与讨论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甲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______.1.试管壁上有水珠.

2.______

 反应生成了______和二氧化碳.
实验乙取碳酸钠样品少许重复实验甲的操作. 

______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交流与讨论2】

(1)根据实验甲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实验探究大家明白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物质的组成是决定物质______的重要因素之一.

(3)“安多夫”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__(至少说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