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比如一节篮球课上,有的学生就会在下面说话或是插话进来;自学或者做练习时,又不参加训练;在课堂比赛的时候,更是让我觉得难以把握,学生有时莫名其妙地就会不知所踪;在集合整队时更是乱作一团,甚至有时候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比赛双方会因为争执而大打出手。体育课上的这些突发事件根本没法处理。我到底该怎么做?"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事件?
参考答案:
(1)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2)教师面对冲突事件的处理效果应做到:①解决问题要速度快;②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③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辨出个谁对谁错来。却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了教师的教育威望又花费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的事件中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