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节能灯生产厂每天生产6000个节能灯,其生产的次品率一直维持在3%,每个节能灯的出厂价为10元。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该厂对流水线上的60名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费用如下:项目购买费用10000元,材料费2000元,受训者工资和福利 16000元,教师费用5000元,设备租赁费3000元,其他杂费3000元。经过培训,该厂次品率下降了1%,假定该厂的年工作日为240天。 请计算总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收益。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1)培训总成本:10000+2000+16000+5000+3000+3000=39000(元)。 (2)培训总收益=6000×1%×10×240=144000(元)。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2)图中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