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金属烤瓷全冠制作完成后,临床试冠时颈缘崩瓷,而金属基底冠边缘长短合适,分析造成的原因主要是()

A.基底冠颈缘过薄

B.基底冠颈缘过厚

C.颈缘瓷层过薄

D.颈缘瓷层过厚

E.颈缘瓷过长,超过金属基底冠1mm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临床试冠时颈缘崩瓷颈缘瓷过长,超过金属基底冠1mm。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鼻   对

方孝孺

  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觉而惊,引而视之,煜煜然红,盖裳之火者半也。于是骂鼻曰:“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维鼻何司?别臭察微。臭之不察,何以鼻为?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尔顽若不知,遽俾火毒烬裳及衣。壅蔽之祸,岂不大可悲乎?

  久之,鼻忽有声,声与口同。曰:“我受命为子之鼻,今二十又二冬。蘭茝椒桂,其气苾芳,我闻我知,俾子佩藏。槁莸腐鲍,风腥气恶,我觉其秽,俾子避匿。子足不妄履而山不遇毒者,皆我之得职也。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假使服食以节,起居有常,顺阴爕阳,无所败伤,宁有不闻馨香乎?且古之志士,至于耄老,犹且居不求适,维道是奋,大雪皴肌,而炉不暇近,恐适意之致毒,知炎上之生灾,可不慎也?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方当茹冰嚼雪,块枕草坐,愁思怵迫,冻饿摧挫,犹恐不可;而乃放不加思,恣肆颓惰。当祁寒时,遽自溺于火,为身计者,良已左矣。不此之责,而反诮我为何哉!夫壅蔽之祸,厥有攸自:秦亥蛊昏,赵高乃弑;彼梁偏任,始有朱异;隋广淫酗,而世基以肆。木不虚中,虫何由萃?此三主者,苟以至公为嗜好,以众庶为耳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 * * 邪,何恶之遂?顾乃偏僻猜忌,执一遗二,以莸为薰,椒蘭是弃,由是祸乱交兴,宗覆社圮。今子不务自尤,而维鼻是訾。一身之理且不达,况于政治者也哉!

  方子仰而嗟,俯而愧,屏火捐炉,凝神养气,既而鼻疾果愈。

  注:秦亥:秦二世胡亥。  “彼梁偏任”中的“梁”指梁武帝萧衍。隋广:隋炀帝杨广。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管辖

B、别察微——臭:坏的气味

C、何恶之——遂:实现

D、屏火炉——捐:舍弃

2、下列加粗的字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久,鼻忽有声——填然鼓

B、今子乃昧治身——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C、假使服食节——斧斤时入山林

D、秦亥蛊昏,赵高弑——度我至军中,公

3、对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A、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B、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C、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D、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壅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方子责备鼻子的原因在于鼻子不能“别臭察微”以及有“雍蔽之祸”。

B、文章第二段写鼻子从两方面对方子的反驳,一方面说明自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使主人能够知香识秽,亲善避恶;另一方面说明自已之所以失职,是因为主人不讲治身之法,以致“外铄内郁,雍我鼻观”。

C、作者用秦二世胡亥、梁武帝萧衍、隋炀帝杨广等例子说明“祸乱交兴,宗覆社圮”并非帝王而是臣子造成的。 

D、文章通过方子与鼻子的一段对话,阐述鼻子的功能及致病原因,并由此说明治国之道必须象鼻子一样“上宣下畅,无所凝滞”,方能驱逐 * * 邪,夷平祸乱。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臭之不察,何以鼻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古之志士,至于耄老,犹且居不求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子不务自尤,而维鼻是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