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需哪些试验设备,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具体要求: (1) 试模。各种试模必须满足技术要求规定,且由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检查时间,至少每3个月应检查1次。 (2) 振动台。振动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要求,必须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测,周期为1年,有计量检定证书。 (3) 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的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必须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不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控制加荷速度,试验机应具有加荷速度显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压力试验机应定期进行标定,并具有计量检定证书,鉴定周期一般为1年。 (4) 钢垫板。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5mm。钢垫板应机械加工,承压板的平面度公差为0.04mm,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为5mm。 (5) 其他量具及器具。量程大于600mm、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直径16mm、长600mm、端部成半球形的捣棒。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9分)

“达芬奇”出事至今,时常听闻有人暗自庆幸说:好在咱没钱,买不起“达芬奇”,上当的都是有钱人。其实稍一咂摸,这庆幸就成了很傻很天真:有钱人都捍卫不了私权的市场,穷人果真能幸运地享有公平正义?当“解码达芬奇”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家来找茬”游戏的时候,“达芬奇”的命运就是“假洋品牌中国行”的一个摹本,寄寓了意味深长的可复制性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买了“达芬奇”的消费者在与以潘庄秀华为代表的厂家博弈,不如说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一次成熟度、规范度测试。“达芬奇”出事了,潘庄秀华哭了,退赔扯皮了……用流行的新句式说:不管你信不信“达芬奇”的彪悍,反正,我是信的。

彪悍的意思有三层:一者,其实卖“达芬奇”的远不是一家,因为媒体早就曝光了东莞的一些家具厂,假出口再转内销,身价暴涨,业内的说法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善于演绎思维的公众又陆续发现了身边诸多的“达芬奇”,“达芬奇奶粉”“达芬奇建材”……既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然底气十足。二者,“达芬奇”事件就像牙膏,挤一挤,真相一直还是有的——起先,他们声明所有产品百分之百进口;后来,他们说有一些是国产的。起先,他们说和广东家具老死不相往来;后来,承认也曾去过那么两三回……若不是舆论的坚持,在真相面前,消费者不过是一只只蚍蜉而已。三者,“达芬奇”们深谙中国市场之道,山寨多了,信誉没了,人心散了,“贴牌创业”就成了不少“报效祖国”的“有识之士”的生财之道。换言之,“中国制造”一日不能硬气起来,“达芬奇”就一日不会退出失序的中国市场——而这种错乱的消费需求,绝不能简单地归罪于消费心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彪悍的“达芬奇”也无须赘言。因此你很难理解的诸多诡异,正一一发生在“健全市场体制”的眼皮底下:自己的商品有问题,却在退货环节前置了消费者举证的义务;更荒唐的是,“假一罚十”公开承诺过后,愣是耍赖不兑现——强蛮如此,奈其若何?眼下,达芬奇家居被抽检产品已被权威机构判定为“不合格”,只要销售不合格产品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达芬奇家居就涉嫌触犯这一罪名,应予以立案侦查。遗憾的是,你若正儿八经地辩解,反倒显得很无趣味。在这场撕破脸皮的肉博战里,消费者与“达芬奇”的江湖决斗,完全是原生态的非均衡博弈——谁牙齿厉害谁老大。

小题1:根据文章第二、第三段的内容,对“达芬奇”的“彪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卖“达芬奇”的远不是一家,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然底气十足。

B.错乱的消费需求,导致“中国制造”不能硬气起来,“达芬奇”就难以退出中国市场。

C.生产“达芬奇”这类产品,是“有识之士”为了“报效祖国”。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

D.“达芬奇”在“假一罚十”公开承诺过后,退赔扯皮。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穷人没钱,买不起“达芬奇”,也不可能幸运地享有公平正义。

B.“达芬奇”是“假洋品牌中国行”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身边有诸多的“达芬奇”。

C.只有“中国制造”硬气起来,山寨“达芬奇”们才会退出失序的中国市场。

D.消费者与“达芬奇”的决斗,是原生态的,体现了市场体制的健全。小题3:“达芬奇”的“出事”,其实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达芬奇”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几个表现。(3分)

小题4: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王孙传

班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①,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②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③,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④!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选自《汉书·杨王孙传》,有改动)

[注]①祠:祭祀  ②戮:侮辱 ③尚:奉养,指圣王的生活条件 ④於戏:同“呜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孙苦疾疾:疾病

B.靡财单币单:同“殚”,用尽

C.缘人情不忍其亲亲:亲近

D.令死者亡知则已亡:通“无”,不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①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夫饰外以华众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①及病且终②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小题3: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杨王孙主张裸葬的理由的一组是(   )。(3分)

(1)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2)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

(3)死则为布囊盛尸,八地七尺

(4)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

(5)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6)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A.(1)(3)(5)

B.(2)(3)(6)

C.(2)(4)(5)

D.(3)(4)(6)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王孙看到当时厚葬风气太盛,把有用的财物大量用作随葬品,非常反感,想以自身裸葬的办法来矫正世俗的弊病。

B.杨王孙家财万贯,对自己保养得非常周到,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但他临死时却希望返朴归真,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C.王孙在给好友祁侯的信中说,过去帝王安葬时,用很贵重的棺木,所以尸体腐烂了才不影响泉水,也不散发出臭气。

D.杨王孙裸葬是为了亲近大自然,回到应回到的地方。祁侯认为王孙的行为是对死者的羞辱,同时也违背了圣人的遗制。小题5:翻译和断句。(9分)

(1)用“│”给文言文段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②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