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实验室一共有A、B、C三种类型的机器人,A型能识别颜色,B型能识别形状,C型既不能识别颜色也不能识别形状。实验室用红球、蓝球、红方块和蓝方块对1号和2号机器人进行实验,命令它们拿起红球,但1号拿起了红方块,2号拿起了蓝球。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1号和2号都是C型。

B.1号和2号中有且只有一个是C型。

C.1号是A型且2号是B型。

D.1号不是B型且2号不是A型。

E.1号可能不是A、B、C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条件,命令拿红球,1号机器人却拿起了红方块,说明1号不能识别形状,所以1号不是B型。2号拿起了篮球,说明2号不能识别颜色,所以,2号不是A。注意,1号拿起红方块,不能说明1号就能识别颜色,因为很可能是碰巧。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指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强”运动指什么?这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活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近现代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也是起伏不定,可以简单概括为两次被利用、两次受到冲击。试简要分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