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为易溶化合物,其离子组成为
阳离子 | Fe3+、Ba2+、Al3+、Na+、Ag+ |
阴离子 | NO3—、OH—、SO42—、Cl—、CO32— |
①在A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
②用pH试纸测得B和C溶液显碱性,0.1mol/L的C溶液pH小于13;
③在D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增加;
④在E溶液中加入过量B,没有沉淀产生。
完成下列填空:
(1)A的化学式为 ;
(2)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检验D溶液中阴离子的的方法是 ;
(4)E的的化学式为 ,将E蒸干、灼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最后所得物质是(填化学式) 。
(1)AgNO3(2分)
(2)2Fe3++Fe=3Fe2+(2分)
(3)先向D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2分)
(4)AlCl3(2分),Al2O3(2分)
题目分析:在A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这说明沉淀应该是氢氧化银,所以A中含有银离子,则A只能是硝酸银;0.1mol/L的C溶液pH小于13,说明C是通过水解溶液显碱性的,所以C只能是碳酸钠,而B是氢氧化钡;在D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增加,说明D中含有铁离子;在E溶液中加入过量B,没有沉淀产生,说明E中没有SO42—、CO32—,所以E是氯化铝,则D是硫酸铁。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为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