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接受理论

答案

参考答案: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理论,也是一个美学理论。创始人是姚斯和伊瑟尔。兴起于60年代后期的接受理论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的主要代表是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大学的五位教授:姚斯、伊瑟尔、福尔曼、普莱斯丹茨、斯特里德。姚斯主要受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影响,他从更新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角度提出建立接受美学的主张,其关注的重心是重建历史与美学统一的文学研究方法论,尤其强调文学接受的历史性,并对文学史作了具体的历史性接受研究。而伊瑟尔的理论基础则是现象学,其直接的思想资源是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伊瑟尔不关注对文学接受作具体的历史研究,而主要致力于对文本结构内部的阅读反应机制作一般的现象学分析。接受理论可以说直接源于解释学文论,尽管它与现象学、存在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也有密切的关系。不过,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史的总体背景看,接受理论乃是更为宽泛的读者反应批评的一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漫话小行星
       ①根据国际惯例,一颗小行星被发现后,先临时编号。从计算得到的轨道参数,预报它下次运行到地球附近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代里有三次以上能根据预报观测到它时,才正式编号。同时,发现者获小行星命名权。1964年10月到11月间发现,于1977年编号命名的1802号“张衡”、1888号“祖冲之”、1972号“一行”、2012号“郭守敬”等小行星,都属于这种情况。
       ②已正式编号的八千多颗小行星中,绝大多数都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它们比较集中在距离太阳2.3 天文单位~3.3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间的几个区域内,小行星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2.8亿天文单位。
       ③近地小行星的发现只有半个世界的历史,现在有4颗被确认为小行星。其中第三颗是我国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7年发现的,离地球最近的只有75000千米,着实把科学家吓了一跳。包括近地小行星在内的近地小天体,是天文学家严密监视的对象。
       ④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其中最大的1号小行星的直径也只有1000千米,直径小于1千米或更小的,看来得靠飞船到小行星带附近去观测和发现了。据统计,全部小行星的总数在50万颗以上,但它们的总质量也许还不及地球的千分之一。
       ⑤为什么在九大行星间夹杂着这么多的小行星,而不是一颗大行星呢?
       ⑥很多人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这里原来有一颗大行星,由于太阳在太阳系漫长的历史中发现了某种未知非常事件,这颗大行星粉碎成许多的碎片;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时,由于某种未知的这一区域的物质未能凝聚成一颗大行星,而直到现在仍保持着当初的原始面貌。单从这一点来说,研究小行星对于探索太阳系起源和演化这一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能提供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1.小行星的产生可能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④中加黑的“也许”不能去掉,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是如何说明小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