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H+、Na+、A13+、Ag+、Ba2+
阴离子OH、C1、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E              

(2)写出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 =-Q kJ·mol-1

写出B与C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100 mL 0.1 mol·L-1 E溶液中,逐滴加入40 mL 1.6 mol·L-1 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

.(1)A.Na2CO3  B.Ba(OH)2  E.Al2(SO43  

(2)3 CO32- +2Al3+ + 3H2O = 3CO2 ↑+ 2 Al(OH)3

(3)c(Na+)›c(Cl-)› c(HCO3-)› c(OH-) › c(H+) › c(CO32-)   

(4)Ba(OH)2(aq) + 2HCl(aq) = BaCl2(aq) + 2H2O(aq);     △H=-2QkJ/mol  (5)0.016

题目分析:(1)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所以该沉淀应该是氢氧化铝,气体是CO2。又因为A溶液呈碱性,则A是碳酸钠。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这说明C只含有氢离子。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则D中含有银离子,所以D只能是硝酸银;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则C是氯化氢,E是硫酸铝,B是氢氧化钡。

(2)碳酸钠和硫酸铝水解相互促进,则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 CO32- +2Al3+ + 3H2O = 3CO2 ↑+ 2 Al(OH)3↓。

(3)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则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Na+)>c(Cl-)>c(HCO3-)>c(OH-) >c(H+)>c(CO32-)。

(4)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B与C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Ba(OH)2(aq) + 2HCl(aq) = BaCl2(aq) + 2H2O(aq);     △H=-2QkJ/mol。

(5)硫酸铝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其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64mol,则根据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可知,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是0.02mol-(0.064mol-0.06mol)=0.016mo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题在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