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商人于1992年8月签订一份出口大米合同,交货条件是CIF纽约每吨1000美元,用L/C方式付款。中方公司于9月20日备好货,与某航运公司签订了运输合同,合同规定货物由集装箱运输,9月22日,中方公司将200个集装箱的货物交给航运公司的货运站,9月23日,航运公司将集装箱装船时,由于工作人员不慎,使大米进水受潮。美方得知后,指示付款行拒绝向中方付款。

问:

(1)CIF条件下,货物的保险费及运费由谁承担,风险自何时转移?

(2)付款行能否拒绝付款?为什么?

(3)你认为该批货物损失应由谁承担?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守约方可采取哪些救济方法?

(5)如果该批货物投保的是平安险,而货物遭受部分损失是由于轮船在海上遭遇台风,那么保险公司是否应当赔偿?为什么?

(6)如果该批货物投保的是一切险,而货物受损是由于货轮船员罢工,货轮滞留中途港,致使大米变质,那么保险公司是否应当赔偿?为什么?

(7)如果发生的风险是由于承运人的过错引起的并且属于承保范围的风险,保险公司赔偿了损失后,投保人能否再向承运人索赔?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卖方。风险自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转移。

(2)不能。信用证的独立性原理。

(3)卖方,因货物尚未越过装运港船舷,货损风险仍由卖方承担。

(4)实际履行,交付替代物,修复,履约宽限期,损害赔偿、减价等。

(5)不予赔偿。因平安险承保范围不包括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

(6)不予赔偿。因一切险承保范围不包括罢工等特殊外来风险。

(7)不能。保险公司赔付投保人之后获得代位求偿权,且根据损失补偿原则,投保人不能通过保险锝利。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