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民主政治状况的掌握。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为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发放津贴,从而出现材料中所谓“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A项明显与材料信息相反;C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民主制的广泛性的内容,而不是公民的升迁的问题。因此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伯利克里执政期间,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地参政,发放观剧津贴和会议补助,除十 * * 委员会外,一切官职项公民开放。在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论述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图  2008-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值及增长率

注:2008-2012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速约为9%。

表  2008-201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废气排放状况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情况(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烟尘排放
2008年0.932321.3901.6
2009年0.902214.4847.7
2010年0.812185.1829.1
2011年0.742217.91278.8
2012年0.71————
注: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37。

材料二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违规排污;部分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为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