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有许多_________的、有_________行为,这些行为称为节律行为。

答案

周期性   节律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悬牛首卖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②。”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⑤:“君使服之于内⑥,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⑦,则外莫敢为也⑧。”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⑨。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à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②带:衣带。③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④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⑤对:回答。⑥内:指王宫内。⑦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⑧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为:指穿。⑨莫之服:即“莫服之”。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国人尽服之()

  ②公使吏禁之()

  ③犹悬牛首于门()

  ④不逾月()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

  例: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

  C.公使吏禁之 D.吾道一以贯之。

  3.从文中找出与下列义项相同的文言词。

  ①那么(    )   ②为什么(    )

  ③很好(    )   ④您(   )

  4.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妇人而丈夫饰”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探究

  A.灵公有个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如你将来也从事管理工作,你能从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达维新《美国公文汇编》

材料2  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南方3个省份住过10年的英国人说:“我还没有看见

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3 厦门洋纱交易很大,假若价格低廉一点,需要就将大大增加。本年(1863年)的进口较1867年几乎增加一倍。洋纱价格和棉花价格比较起来,显得非常便宜,所以用洋纱织布就比用中国人自纺的土纱合算了。   ——彭益泽《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4 广东,番禺“邑巾女红以纺织为业,近洋纱自外国至,质松价贱,末俗趋得,以充土纱,遂多失业矣。”

——彭益泽《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5  19世纪70年代,英国驻上海领事说:“土布和进口商品(洋布)相竞争,(在品质上)决不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手织土布的售价较高,因此贫苦的中国人便不得不买便宜的但并不耐用的竞争品了。”   ——彭益泽《中国近代于工业史料》

材料6  19世纪90年代,“商通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1和材料2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3至材料6,概括外国侵略者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步骤,并分析其产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