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 * * 党领导的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以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制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2、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应该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毛 * * 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 * * 党史研究室《中 * * 党历史》
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 * * 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 * * 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具体体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
一边倒的含义是站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结合所学可知答案。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摆脱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孤立封锁需要争得社会主义尤其是苏联的支持。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顾炎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背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评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