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相对值),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

B、干流甲、乙、丙三河段河床中乙河河床底沉积物颗粒最大

C、等流时线越密,可能坡度越大

D、等时线越稀,径流流速越慢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等值线的相关知识。流速快,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长,等流时线稀疏;流速慢,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短,等流时线密集,排除D;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调节地表径流,a、b线之间最稀疏,说明流速快,植被稀疏,排除A;等流时线密集,说明流速慢,坡度小,排除C;故选B。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04至2010年中国GDP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变化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11.5%的实际增速,大大超过规划纲要确定的7.5%的预期目标。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3%,而能源消耗增加6%,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而同期日本的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德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4.4亿吨标准煤。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在第100位左右,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材料二: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发展肯定不行,盲目追求高增长更不行!不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必须重视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演进,将发展质量摆到核心位置,摆脱传统的唯GDP思维,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整体“换挡”升级。2011年2月27日,温 * * * * 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期间我们应如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