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张三笔记本电脑中有隐私照片,某日张三的笔记本摔在地上,显示屏开裂,因此张三拿去修理。修理员拆卸下该笔记本并挂接在另外的电脑上作为第二个硬盘,启动计算机后发现无法进入该硬盘,需要用户认证,否则读出的数据为乱码。这说明张三的数据得到了()。

A.可控访问保护

B.病毒防火墙保护

C.网络防火墙保护

D.形式安全验证

答案

参考答案:A

多选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一颗颗星星都是爱》,回答后面问题。(16分)

一颗颗星星都是爱

①一天,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我问学生们:如果圣诞老人在年三十晚上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希望得到什么?

  ②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说要金子的,有说要电视的,有说要洋楼的。

  ③一个男孩子,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

  ④这男孩子家境不好,出生不久便没了母亲,父亲在他3岁时又不幸葬身深崖。他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在他未正式成为我的学生之前,我已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倒不是因为他最后入学并欠费。那天,我写好欠条后,这惟一一个敢自己赊费来上学的孩子,拿出两张百元钞票,说是他在路上捡到的。我心情激动地接过那200元钱,也记下了“韦德”这个名字。

  ⑤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韦德很懂事,在班里不仅人缘好,成绩也总排前几名。可最近几个星期,他时不时在课堂上低头。我提醒了几次,他老不改。为此他吃了好几回“冰淇淋” —学生上课走神儿,我就用冰冷的手摸摸他们暖暖的小脸蛋,孩子们将之笑称为“冰淇淋”。

  ⑥“韦德,你呢?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韦德慢慢站起来,依旧垂着眼睛。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他低低的语调含着忧伤。

  ⑦我一怔,是这个除了他以外,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的问题困住了他呀。想了想,我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能穿墙钻地,无所不能,他自会有办法。

  ⑧韦德抬起眼睛,眼神是那样的晶亮,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几乎是抑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喊道:“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⑨孩子们“哄”地一声笑开了,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

⑩韦德也笑了,我突然觉得这个矮小又穷困的孩子,他这个朴素的愿望绝对不会像听起来那样低微。

 (11)“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韦德稚内的童音在教室上空盘旋着。

(12)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若有所思地抿紧嘴唇,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了他们的心灵。

 (13)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

(14)我想不到,韦德竟是要暖和我的手,才故意在课堂上开小差;也想不到家境如此贫寒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时候,许的却是这样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

 (15)“老师,我的袜子是补过的,很旧,圣诞老人会往里面放礼物吗?” 忽然,韦德想起什么似的沮丧地问道。

 (16)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孩子们已经纷纷站起来,说过年是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韦德。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这时也认真起来。

 (17)看着这些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往下淌……模糊的泪光中,我感到有一双温暖的小手正拿起我冰冷的手,贴在他暖暖的小脸上。

(18)而此刻,我的脑海里恍恍惚惚掠过许多词语:善良、纯洁、真挚……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爱”。(卢瑶文 选自《中学语文》)

小题1:本文以“一颗颗星星都是爱”为题,而不用“圣诞礼物”、“韦德的礼物”和“爱的礼物”,请你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分)

小题2: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

B.韦德是一个爱学习、能吃苦、懂事、无私的孩子。

C.第④段文字,从记叙顺序看是插叙和补叙,交代了韦德虽然家境,但他却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D.本文以“圣诞礼物”为线索安排情节结构,韦德说出自己的礼物这部分是情节的高潮。小题3:下面是两处对韦德的语言描写,请说说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2分)

(1)“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

(2)“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

小题4:设置悬念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做简析。(3分)

小题5:说到礼物,有的学生想要金子,要电视,要洋楼,而韦德想要的礼物却是“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请你谈谈,本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6:最后一段中说“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爱’”,这是作为老师“我”的感受。你对爱的体验是怎样的?请结合本文内容,完成下面排比句。(3分)

爱,是节假日里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