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城域网是一个范围最大的网络。

答案

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迁移过关

《河水和大堤》是著名杂文家、诗人刘征的作品。作者创作了大量杂文和寓言诗。本文通过写河水和大堤,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

河水和大堤

刘征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         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________,或沉或_____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

自由在哪里?

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仿照文章第②段加横线的句式,再为划波浪线处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

小题2: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小题3: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一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

小题4: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中心意思。

填空题

2013年9月,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霆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都是雾履形成的原因。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N2(g)+2CO2(g)  △H<0,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在单位时问内生成1mol C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②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后不再改变条件。请在右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③若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2个)

(2)改变煤的利用方式可减少环境污染,通常可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得到水煤气,其反应原理为C(s)+H2O(g)CO(g)+H2(g) △H=+131.3kJ/mol。

①该反应在___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②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可用足量的Na2C0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已知:H2S: Ka1=9.1×10-8;Ka2=1.1×10-12。H2CO3:Ka1=4.30×10-7;Ka2=5.61×10-11

(3)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人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H2CO
1650421.62.46
2900210.41.63
3900abcdt
 

①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③该反应的△H ______0(填“<”或“>”);若在9000C时,另做一组实验,在此容器中加入l0mol CO,5mo1 H2O,2mo1 CO2,5mol H2,则此时υ______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