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歌行与乐府的区别。

答案

参考答案:

1、从题目看,古题乐府题目沿自古乐府,有固定名称。新题乐府虽出自唐人自创,但受古乐府的影响,题目大都简短,二字、三字者居多,长至五字者很少。歌行题目则有长有短。

2、从语言形式看,乐府有五言,也有七言、杂言;歌行则是七言、杂言。

3、从内容题材看,乐府多叙事,多反映各种社会情况;歌行则内容更为广泛,叙事、抒情、议论均可,不以叙事为主。这方面和五言古诗类似。

4、从表现角度看,乐府大抵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作者自己不露面;歌行则多用第一人称,作者直接进行倾吐,个性表现更为鲜明,这也和五言古诗类似。

解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 * * 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1》“离子反应”的部分内容: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不仅如此,如果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这种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例如,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如图2-9),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为方便起见,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HCl、H2SO4和HNO3都能电离出H+,因此,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作酸。

【思考与交流】

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学过电离的初步知识。

 

问题;

(1)完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