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1)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2)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地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包括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3)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它人的后代。

(4)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5)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扒过树的皮以充饥。

(6)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都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7)树的寿命是如此的长久,居然看到过妲己那个朝代的事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

(8)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9)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身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10)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有我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11)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有删改)

17.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18.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又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9.第11自然段的“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6分)

答:                                                                       

                                                                                                                                              

答案

17.(6分)答: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悠久衬托(或对比)小草的生命短暂,用大树的声名远播衬托(或对比)小草的平凡缈小,用大树的庄严伟岸衬托(或对比)小草的柔软弱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答出手法得1分,答出一个对比内容得1分,答出小草的精神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因小草没有预想中的谦卑而失望(2分);因人在小草面前的软弱无能而感到悲哀(2分); 作用:欲扬先抑,用自身的心理感受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2分)

19.在伟岸的大树面前,小草是渺小的,柔弱的,低下的(2分),但它却能昂然挺立,毫不自惭地生活(2分)。昭示人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坚定执著,坦然面对,自尊自信地生活(2分)。(意思相近即可,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17.(6分)答: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悠久衬托(或对比)小草的生命短暂,用大树的声名远播衬托(或对比)小草的平凡缈小,用大树的庄严伟岸衬托(或对比)小草的柔软弱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答出手法得1分,答出一个对比内容得1分,答出小草的精神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因小草没有预想中的谦卑而失望(2分);因人在小草面前的软弱无能而感到悲哀(2分); 作用:欲扬先抑,用自身的心理感受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2分)

19.在伟岸的大树面前,小草是渺小的,柔弱的,低下的(2分),但它却能昂然挺立,毫不自惭地生活(2分)。昭示人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坚定执著,坦然面对,自尊自信地生活(2分)。(意思相近即可,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问答题 简答题
探究题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引人反思的材料】

材料一:欧洲移民中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的频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作为统一的语言,这样就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各殖民地同英国的矛盾与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一次演说

 (1) 请写出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你认为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何相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政治任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斥方遒的伟人】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站在世界历史殿堂里发出宏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足迹的英杰伟人。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杰出的政绩影响了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3)美国老兵称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请依据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请依据史实,简述林肯的历史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领时代的标枪】

图一
图二

图一是位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图二是“林肯和政府成员审阅《宣言》的场景”。该宣言的发表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摘自《大国崛起》(5)图一中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抱象征着美国独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什么?该书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材料二中的《宣言》指什么?颁布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看当今世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通过上述美国的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启迪?(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