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面临严重危机。人们反抗情绪强烈,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不断进行斗争。……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公元645年日本进行了一场名为大化改新的变革运动,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礼仪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化改新后日本“遣唐使”陆续又成行十余次,每次都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日本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各级学校教授儒学。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围棋、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陷入严重的危机。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下级武士公然违反武家法规,日益强大的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的权威,美国舰队武力叩关,日本被迫开国。……1871年11月,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大使的48人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他们先后访问了12个国家,认真考察了各国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1868年至1889年,明治政府推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君主立宪”等一系列改革,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大化改新给日本文化带来哪些影响?(2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2)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有何共同之处?(8分)

(3)日本两次改革学习的对象分别是谁?日本选择它们为学习对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

(1)受儒家文明的影响;丰富日本文化艺术水平;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2分)

(2)都是在国内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进行改革;都向当时先进的国家学习;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改革;改革后都完成社会转型,促进日本迅速发展。(8分)

(3)对象是中国的唐朝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原因:它们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经济发达,制度先进,文化繁荣。(5分)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李某和王某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价款为50万元人民币,违约金为5万元。后来因为李某的生产技术不合格,生产出来的货物无法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王某拒绝受领货物,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根本违约,要求李某承担责任,双方就此发生争议。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同意赔偿王某损失4万元人民币,并在调解协议达成后的10天内履行协议。但是,10天后,李某并没有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向王某支付款项。
问:(1)王某是否可以就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可以,王某应当向何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不可以,王某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将该调解协议作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文书向公证机构作了强制执行效力公证,该公证是否合法对该公证文书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何种法律效力
(3)如果王某认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对自己来说显失公平,是否可以要求撤销或者变更调解协议倘若李某认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对自己显失公平,是否可以要求撤销或变更调解协议
(4)李某或者王某对调解协议不服,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可以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标的应当是双方当事人最初达成的货物买卖合同还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