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江西省从今年起在全省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所谓一大,即确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即抓好城市、乡镇、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程,彻底解决局部地区“牟年植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这标志着江西“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结合材料请说明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从2010年春季的西南特大干旱到10月份的海南的特大暴雨,这些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广大干群积极抗击灾害,尽最大努力减轻受灾损失。

(2)面对灾害,我们能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说明人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请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但是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江西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施绿色工程,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认为人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是错误的。②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能够加强灾害监测预报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表现。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人们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是充分利用规律的结果。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