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丈夫陈某为了和情妇结婚而意图杀死不愿离婚的妻子张某,一天,趁张某不注意,在张某的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自己的孩子可能因分食这碗饭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死活。陈某对妻子张某的心理态度和对孩子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A.均为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理由: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中的故意形态问题。  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积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本案中,丈夫为了杀死妻子,在妻子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妻子会因吃了这碗饭而可能或必然被毒死,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其主观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而对孩子是不是会分吃这碗毒饭,则持放任的态度,即听之任之,所以对孩子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做此题,最重要的是要弄清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意志因素方面的不同,直接故意是积极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