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出台七条政策:
1.跟工商部门联合,在注册资金上,在两年内注册资金分期到位。
2.与金融机构合作,给大学生创业多方筹集资金。
3.鼓励银行发放小额贷款。
4.在学校里进行创业培训,让税务工商进行政策指导与宣讲。
5.让大学生与成功的企业家做交流,形成帮扶机制。
6.建立项目库,提供项目参考。
7.开辟专门的创业园,提供场地支持。
[问题及要求]
从中选三条,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第一阶段:个人陈述,说明选择内容并陈述理由。
第二阶段:自由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假如你作为一个相关职能的工作人员,对所选择的三条进行具体的细化。
第三阶段:选取代表做总结陈词。
参考答案:第一阶段:
先认清各个选项的核心实质,并对选项进行归类,找出所有选项的类别。
政策1、2、3是从资金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扶持,从资金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
政策4是从针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政策解读方面来讲,可以让创业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并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政策5是从创业能力提升和人脉与帮扶机制方面考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预期。
政策6是从创业项目方面考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参考。
政策7是从场地方面考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的七项可以归纳为资金、项目、人脉、场地、政策普及五方面。考生在选择时,便可从这五类选项中进行选择,避免选择本质一样的选项。
归类之后,就涉及选择的标准和原则问题。标准和原则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考生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大学生创业问题,对此能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了解,在确定选择标准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最新的一项专业调研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主观即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持久性、经营管理的方法等因素,客观即外在的扶持,比如资金、场地、项目、人脉等因素,而项目与资金的困难是客观方面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因此,我们的选择标准和排序依据可以从解决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困难入手。
为了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扶持政策,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从客观方面抓住两个主要矛盾解决,项目参考方面,可以选择政策6。资金方面,我们可以从政策1、2、3中选择一项,政策1把资金支持限定在注册资金方面,局限性比较大,政策2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是资金筹措的统称,可以包括政策3,因此,资金方面的解决措施可以选择政策2。在对政策2、5、6排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主客观的重要性来进行,即先主观后客观。
第二阶段:
对政策2的细化:
银行可以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低息或者免息贷款;民间金融机构也可以成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另外,一些比较大的金融公司可以成立风险投资项目,为前景较好的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对政策5的细化:
学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比如可以联系工商、税务、劳动局等部门,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课程,还可以开展小的创业实习项目,让大学生具备了理论素养之后,在实践中成长。此外,详细讲解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创业的路上走得更稳。
对政策6的细化:
项目参考可以结合当前比较热门的项目进行整合;对已有项目的创业流程、成功创业的人员等进行整合。一是可以提供项目支持;二是可以通过联系已成功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经验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