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答案

参考答案:(1)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体现其教育思想的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2) “学习即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3)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①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哲学家兼政治家。
②论早期教育。国家应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养公育,“寓学习于游戏”。
③重视女子教育。女子应受到和男子同样的教育。
④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分为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
⑤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意志教育阶段(18~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及“四艺”的学习为主;第二阶段,发展智慧阶段(20~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第三阶段,继续学习阶段(30~35岁),继续研究哲学;第四阶段,哲学王阶段(35~50岁),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经验,在学识(尤其是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 《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法律篇》又被称为“第二个理理国”,在这个新制度中,法治代替了哲学家的人治,哲学家被继承王位的王子所取代。《法律篇》规定了学校的兴建;对专职教师有了明确规定;课程设置方面取消了哲学,最高级的课程限于三门:算术、几何与天文;首次提到强迫教育;对早期教育规定得更具体;对音乐和舞蹈做了严格审查和十分具体地法律规定。

问答题

案情:被告人李某,男,30岁,无业。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1996年5月7日被逮捕。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典犯故意杀人罪,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1988年夏,被告人李某与被害人王某合作发行武侠小说《失魂引》一书。该书发行后,王某按照约定将印刷发行费转到某印刷厂曲印刷厂将其中的5万元转到李某及其女友经营的长安新兴书社,李某家人将钱取出。但李某对此次与王某合作获利分配十分不满,并对王某怀恨在心。 1996年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9时许,被告人李某拿着尖刀来到王某家欲对王某实施报复,因王某不在家才作罢。同年4月28日下年2时左右,被告人李某再次携带尖刀窜人王某家,向年睡刚起的王某腹部连刺两刀后逃离现场。王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因腹主动脉被扎断致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另查明,被告人李某先后于1991年至 1996年在河北省精神病防治院、解放军256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住院治疗。 1996年5月20日,经过天泽市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对李某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认定李某实施犯罪行为时为精神分裂症不完全缓解状态,有部分责任能力。
请从法理学的角度,结合刑事法律规定,分析此案例中李某的违法行为。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不少于600字。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