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认知会发生哪些变化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
参考答案:认知老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包括:
(1)感觉功能理论: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不同的心理机能老化的速率不一样,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较早,而衰退也是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老年人视力明显降低,出现“老花眼”,听力也下降得厉害。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逐渐迟钝。老年人的记忆从50岁开始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老年人的思维个体差异很大,总体上其思维能力出现普遍下降的趋势,但是有些老年人依旧能保持较高的思维能力。我国研究表明,感觉功能是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它通过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间接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同时还单独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
(2)加工速度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造成信息加工系统中信息加工过程需要的时间变长,造成认知能力的下降。比如,老年期记忆力显著下降是因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从登记新信息、信息编码到信息提取,都需要太长的时间。
(3)抑制理论:抑制指的是个体的一个主动的压抑过程,例如把与任务无关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抑制衰退理论也称抑制下降假说,该理论认为有效的加工不但需要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同时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往往就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对阅读困难的不同年龄被试进行分析发现,与年龄相关的工作记忆能力的降低来自抑制效率的降低,而非工作记忆容量的减小。负启动研究表明,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负启动效应较小,反映老年人的抑制能力降低。眼动研究观察到,老年人有意抑制眼球运动的能力显著降低。这些研究对抑制理论给予了支持。
(4)工作记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工作记忆的下降是导致认知功能年老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工作记忆在人们的阅读、学习和推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人脑在加工的同时保持更多的信息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工作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加工资源。工作记忆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成分,包括一个中央执行器和两个存储子系统: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研究表明:工作记忆是年龄与认知变量之间的另一个主要的中介因子,工作记忆在认知老化过程中可能起着一种重要作用;而工作记忆的年老减退主要是由中央执行功能的减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