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解析:定量分析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分析),对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进而确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掌握数据分布形态和特征;二是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通过统计检验,解释和鉴别研究的结果;三是通过总体参数的估计,从局部去推断总体的情况。具体而言,教育资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数据描述 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是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②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反映数据间彼此差异程度的量数,如平均差、方差、标准差。 ③地位量数。地位量数是反映原始数据在所处分布中地位的量数,如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等。 ④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等。 (2)数据推断 数据推断是指在无法直接估计总体参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抽样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由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它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 ①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对总体的特征进行估计,即从局部结果推论总体的情况。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之分。点估计是用一个特定的值(一般常用样本统计量)如样本的平均数、样本的方差等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区间估计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总体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是用一个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 ②统计检验。统计检验对教育研究的假设是否合理、正确,研究得到的多个统计量之间有何差异,需要抽取样本对其进行检验,即统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