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设有如下通用过程:
Public Function Fun(xStr As String) As String
Dim sStr As String, strL As Integer
tStr=""
strL=Len(xStr)
i=strL/2
Do While i<=strL
tStr=tStr & Mid(xStr, i+1, 1)
i=i+1
Loop
Fun=tStr & tStr
End Function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的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1 As String
s1="ABCDEF"
Text1.Text=Lease(Fun(s1))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文本框中显示的是

A.ABCDEF

B.abcdef

C.defdef

D.defabc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程序最后是把Fun函数的返回值转换为小写字母并在Text1文本框中显示出来,显然选项A是错误的。函数的返回值Fun=tStr & tStr,相当将tStr变量的字符重复两次的结果,只可能是选项C将"def"重复两次的结果,其他选项的值都不对称。当然也可以将参数值代入函数一步一步求得:实参"ABCDEF"传递给xStr,用Len(xStr)求出串的长度6存入变量strL,i=strL/2,i=3。通过Do While循环从字符串的第i+1个位置一次取出一个字符连接到初值为空串的tStr变量之后,直到取出串的最后一个字符为止(循环条件为i<=strL)。"ABCDEF"从第四个字符到最后一个字符是"DEF",所以循环结束时tStr="DEF",tStr & tStr的值为"DEFDEF",也就是函数的返回值,再经LCase转换后,显示结果为defdef。

材料题

中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海外殖民地……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三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