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分包人员不得独立承担重要临时设施、()、特殊作业、危险作业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参考答案:重要施工工序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分)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 * * 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 mL该溶液,加入25.0 mL 4.00 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 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 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 mol·L-1;②另取20.0 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 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C.c (Clˉ) 为 4.00 mol·L-1,c (Al3+) 为1.00 mol·L-1
D.c (Mg2+) 为 1.00 mol·L-1,c(Na+ ) 为 0.50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