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回答下题。
小题1: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路径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生活及养老状况的调查分析》。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A.我国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B.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我国如何对民族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D.我国如何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小题2:乙组同学就所学《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内容,拟出下列命题准备开展研究,其中不成立的是
A.政府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合理的方式
C.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D.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小题3:丙组同学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价格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可以用图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家庭煤气和高档服饰需求量的变化符合甲
B.食盐和小米手机需求量的变化符合乙
C.黄金首饰和大米需求量的变化符合甲
D.高档轿车和出国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符合乙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1:题目分析:材料中有“发展特色村寨”“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路径”“农村老人及养老状况”等字眼,可见研究主题最可能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故选A。
小题2:题目分析:本题中乙组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公民的政治生活》,BCD分别是公民从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三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故成立;而A项则是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途径,故不成立,故选A。
小题3: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道图表题,由图表可以看出,乙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因素影响比甲大,所以乙商品是高档耐用品,甲商品需求弹性小,属于生活必需品,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