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小题1: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小题2: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小题3:文章最后说:“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最后是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给那些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只能带来无限的痛苦和悲哀。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小题1:B(A项“究竟”意为结果、原委;C、D项的“究竟”用在问句里表追究)             

小题2:B(由选项的主要区别处“聊”、“生”、“即使”比较、分析判断)

小题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醉醺醺”的“天地圣众”会不会“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等。)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