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中的社区教育包含很宽泛的多种活动,包括()。
A.成人教育
B.继续教育
C.农民工培训
D.社区教育服务
参考答案:A, B, C, D
甲承包商在与乙设备公司的设备租赁合同中,甲承包商拖欠租赁费10万元,而乙公司拖欠甲承包商的工程款6万元与租赁费10万元同时到期,现乙公司将10万元债权全部转让给河北丙企业。 根据上述背景,作答1~3题。
该设备租赁合同中,债权人不得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定情形有( )。
A.根据合同内容不得转让
B.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C.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D.合同有瑕疵不得转让
E.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未须理会相发,且各项做将去。若知有未至,则就知上理会,行有未至,则就行上理会,少间自是互相发。今人知不得,便推说我行未到,行得不是,便说我知未至,只管相推,没长进。”
——摘编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摘编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
⑴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于“知行”的不同理解。(10分)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知行说的历史影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