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明后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在北京任礼部司务时,接触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王阳明学说,并对王学进行改造,借以发挥民主性的内容,反对封建说教,认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在南京任刑部员外郎期间,结识了反理学的泰州学派著名学者王畿、罗汝芳,并拜王艮(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的儿子王襞为师,颇受影响。又因王畿和罗汝芳而接触禅学并受其影响,提出儒、道、佛三家无异同,倡“童心说”,反对孔孟之道。由于李贽的思想体系和官方推崇的程朱理学格格不入,兼他性格耿直,不堪受上司欺压,姚安知府三年任期未满,即向上司辞职,未获准即住到大理府鸡足山佛寺,专心研究佛学,从此告别仕宦生涯。

万历九年(1581),李贽从云南来到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写一些读史的文章,并教授耿家子弟。万历十二年耿定理去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龙芝佛院,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道学家耿定向反复论辩而撰写《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揭露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批判的锋芒直指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

公安派主张作诗应独抒心灵的“性灵说”明显受李贽倡导的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影响。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万历十六年(1588)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这一切都引起封建卫道者的嫉视和仇恨,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旗帜鲜明,坚强不屈,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而身不可辱”,毫不畏缩。

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体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李贽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盲目迷信儒学传统观念,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的精神。

B.李贽倡导功利价值,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符合资本主义萌芽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C.李贽反对封建说教,认为人与人之间无本质差别,建立起了人人平等的民主价值观。

D。李贽反对孔孟之道,提倡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认为儒、道、佛三家无异同。

17.下列有关李贽思想所产生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李贽历时十多年,在湖北黄安、麻城读书、讲学、著述,不遗余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学说。

B.公安派主张作诗应抒心灵的“性灵说”明显受李贽倡导的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影响。

C.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  

D.李贽的学说击中了封建伦理制度的要害,被视为异端、邪说,引起封建卫道者的嫉视和仇恨,他们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

答案

16.C

17.A

16.原文是说“对王学进行改造,借以发挥民主性的内容”,不能拔高说“建立起了人人平等的民主价值观”。

17.讲的是传播而不是“影响”。

单项选择题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原本以弄稻侍桑闻名天下的浙江开始突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的启蒙者、拓荒者和先行者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
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从331美元增加到了244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首次超过广东名列各省区之首,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2004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
20余年后,浙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近些年来,频频陷入痛苦之中。不久前浙江统计部门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显示,2002年浙江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万吨标准煤当量。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2003年浙江省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断加大治理污染的费用支出。近几年来,污染治理环境投资年增长率明显大于GDP年增长率,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这份报告还透露,由于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

通过浙江省统计部门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报告,我们可知( )。

A.2003年浙江省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的标准煤当量是高收入国家的2.45倍

B.2002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占当年GDP的2.5%

C.目前,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已初步建立

D.资源耗减及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估量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