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93年3月,某集团化工助剂厂根据市场的调查,决定新上硝酸铅项目,租赁给本厂副厂长陆某某,并向A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和A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硝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的项目。以上两单位均作了批复。1999年5月份和6月份,省石化厅会同省环保局、省固废中心、B市环保局等单位的代表到该厂硝酸铅车间实地考察,并在南京和丹阳两地听取了该厂的情况报告和产品介绍。经评审认为该项目的技术路线可行,同时对该产品的销路、风险作了肯定的评价和评估,确认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经B市环保局、省石化厅初审同意及A市环保局终审批准同意该厂于1999年8月1日试产。在整个试产过程中,厂方发现该生产工艺设备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即转化池与反应釜不配套,盐析池与离心机不配套,严重影响到生产工艺的优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工艺配套设施,决定在转化车间增设一座转化池,并向A市环保局提交了《关于增设一座转化池和盐析池的申请报告》,A市环保局1999年10月21日批准同意增设后,该工程于10月22日即行动工,1月30日结束。转化池的作用是:将原料烟道灰(主要成分为废铅粉末)、自来水和碳酸氢氨搅拌成混合物。该池基建工程完工后,承租方分管技术和经营的负责人戴某某于 11月1日曾下到池底(池深2.6m、直径2.4m)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于11月11日开始安装转化池PVC内衬(防漏及光滑)。施工3天,前后有4人下池。11月13日助剂厂对转化池进行了充注水试漏,经检查未发现任何漏水及其他问题后,于11月14日将池内试漏的清水抽掉,池底仅剩下部分余水,约0.3m深,拟作使用前清洗用水。这以后一直未有人下过池,也未经任何施工。直至11月17日由车间主任褚某某带领3名工人,对该转化池安装搅拌机减速器(减速器安装在转化池池口平面的搅拌机上,作池内搅拌减速用)。在安装过程当中,无任何人发观有异常情况和不良反应。13时 45分时,正在安装的车间主任褚某某不慎跌落到池底,且马上出观昏迷发抖等现象。一起工作的三人均认为他是摔伤所致,庄某某、陆某某两人立即下池抢救褚某某,当他俩下到池底准备扶起褚某某的同时也昏倒并拌有发抖现象,当时3人都未能说上一句话。池上面的人此时已感到问题的严重即大喊“救人”,很快有几人赶到现场,见池内3人的情况,又误认为是触电所至,急叫人拉下总电闸,随后单位领导及其他员工均赶到现场。庄某某在关总电闸后从梯子上第一个又下池底,紧跟随的沈某某也下到池底,可当他俩下到池底后,摇晃两下又跌倒昏迷在池内。这时候池上的救援人员意识到根本不是触电所至,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危及着池内5人。此时在场的领导和职工都坚决阻止其他人再下池救人,立即用钉钯将五人全部救出池外,并快速请求了外界的支援,及时向当地110、120、派出所和消防队等单位打电话报告,这些部门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协助抢救,将救出的5人急送A市人民医院救治。这起事故从发生到伤员全部送到丹阳市人民医院历时40min,在抢救时间和措施上都尽了最大努力,不幸的是庄某某、陆某某、庄某某3人经A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褚某某、沈某某2人经抢救现已治愈出院。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事故的直接原因:该厂硝酸铅车间生产中的反应釜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沉积到新安装转化池内,由于一名安装人员不慎跌落到池底,其他人员相继下池抢救时中毒,这是造成这次急性二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该企业对硝酸铅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了解、不清楚,只是依靠聘请的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
(2)该项目未通过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查,产品没有领取《化学危险物品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不力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二。
事故的责任分析如下:
1.该厂副厂长硝酸铅车间承租人陆某某忽视安全生产,对该产品的生产特性认识不足,试生产过程管理不当。对这起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2.承租方分管技术和经营的负责人戴某某,对该产品的生产特性认识不足,在试生产过程中,对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不力,对这次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3.助剂厂厂长、法人代表徐某,将该车间租赁后,放弃了安全管理职责、忽略安全生产,对这是事故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4.某镇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站长张某某,对该厂的安全生产未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对这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
5.某镇党委副书记、经济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某某,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抓管理不力,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事故处理意见如下:
1.建议某镇政府撤销陆某某副厂长职务。鉴于此事故发生在乡镇企业,且陆某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是承租人,给予经济罚款2万元。
2.调查组认为戴某某不适合继续担任该厂硝酸铅生产的技术管理职务,建议某镇政府按程序解聘,并给予经济罚款3000元。
3.建议某镇政府对该厂厂长、法人代表徐某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4.建议某镇政府对某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站长张某某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5.建议某镇党委副书记、经济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某某向A市行政作出书面检查。
6.建议某镇政府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
认真吸取教训,防止各类事故特别是这类事故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建议A市政府、安委会针对“11·17”事故的发生,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根据各类企业、行业、设备的特点,对全市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拉网式检查,尤其要将全市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对化学危险物品生产许可证领取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2.建议A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这起事故,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查的有关规定和化学危险物品生产许可证的领取,并严格把好审批关。各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要全面落实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建议A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某镇政府,切实加强对该企业停产整顿情况的检查和督促工作,该项目必须经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查通过,领取化学危险品生产许可证,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并由A市政府批准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4.建议A市政府和某镇政府认真吸取“11·17’’重大死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要杜绝此类事故的重复发生,为A市及某镇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和社会环境。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5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6~9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这起事故赔偿死者各种费用27.6万元;事故抢救、招待、后事处理等费用8万元;工作损失价值11万元。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万元。

A.8

B.27.6

C.35.6

D.38.6

E.46.6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送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捆捆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先。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关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源脱水雾,以及激伦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过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成了,堤边水位低了,水寥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碗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