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以下称乙方)与某建设单位(以下称甲方)签订一项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未投保。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遭遇罕见洪水袭击,造成很大损失。在事件发生后,乙方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程序提出索赔要求、索赔报告以及相关资料,索赔报告内容如下。
(1) 遭受罕见洪水袭击的风险不应由乙方承担,而应由甲方承担;
(2) 洪水造成乙方人员伤亡,丧葬费用、医疗费用以及各项补偿共计27.82万元,应由甲方承担;
(3) 乙方的施工机械受损共计6.5万元,应由甲方承担;
(4) 乙方现场停工损失共计3.4万元,应由甲方承担;
(5) 在建工程的已完工部分的损失共计人民币37.45万元,修复或重建的费用应由甲方全部承担;
(6) 现场清理费用共计2.7万元,应由甲方承担;
(7) 现场停工11天,工期应顺延11天。
[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1.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的施工索赔程序如下。
① 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② 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补偿经济损失和(或)延长工期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③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④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人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⑤ 当该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供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报告。
2.因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的原则如下。
① 工程本身的损害由甲方承担;
② 人员伤亡由其所属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③ 造成乙方设备、机械的损坏及停工等损失,由乙方承担;
④ 所需清理修复工作的责任与费用的承担,双方协商解决;
⑤ 工期给予顺延。
3.对乙方索赔要求的认定和处理如下。
第(1)项索赔要求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费用可细分为几种情形,分别按照不可抗力风险承担责任的原则进行处理,并非一概由甲方承担;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应给予顺延。
第(2)项索赔要求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乙方人员伤亡的责任和费用27.82万元应由其自己承担。
第(3)项索赔要求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乙方机械、设备的损坏费用6.5万元应由其自己承担。
第(4)项索赔要求不成立。因不可抗力造成乙方停工损失共计3.4万元,应由其自己承担。
第(5)项索赔要求成立。工程本身的损害由所有人,即甲方承担,因工程修复、重建而需要的37.45万元应由甲方支付。
第(6)项索赔要求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7)项索赔要求成立。甲方应给予乙方11天的工期顺延。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A公司计划引进新型产品生产技术,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考虑到市场的成长需要一定时间,该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需要购置十套专用设备,预计每套价款90万元,追加流动资金140万元。于2010年末投入,2011年投产,生产能力为50万件。该新产品预计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增加固定付现成本4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第二期要投资购置二十套专用设备,预计每套价款为70万元,于2013年年末投入,需再追加流动资金240万元,2014年投产,生产能力为120万件,预计新产品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增加固定付现成本80万元。

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相同,设备按5年折旧,采用直线法计提,净残值率为零。假设以上现金流量均为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实际现金流量。

资料二:公司过去没有投产过类似项目,但新项目与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项目类似,该上市公司的β为1.75,其资产负债率为50%,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新项目投资的目标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为60%,新筹集负债的税前名义资本成本为23.95%。

资料三:证券市场的名义无风险收益率为8.15%,证券市场的名义平均收益率为19.4%,预计年通货膨胀率为3%。

要求:

假设第二期项目的决策必须在2013年底决定,该行业风险较大,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可比公司的股票价格标准差为28%,可以作为项目现金流量的标准差,要求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考虑期权的第一期项目净现值为多少,并判断应否投资第一期项目[为简便计算,S0/PV(X)的值以及d1和d2的数值均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