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真正美的东西,都是充满了感情的。面对美的东西,我们常常一往情深,或者一见钟情。而感情这个东西很奇怪,一方面,它是个人的,富有极端强烈的个性色彩,只有达到高度个性化的时候,它才是最真挚的。正是因为这样,感情这个东西,常常是隐秘的。人与人之间,难于传达,所谓父不能喻之于子,夫不能喻之于妻。然而,另一方面,感情这个东西却又最具有社会性,最需要普遍的传达,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们容易对美的东西产生真情
B.感情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
C.充分体现了个人意志的情感才是真挚的
D.人们之间的感情是隐秘的,不易传达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段论述了感情的两方面特点,“然而”之前的内容介绍了感情的个性、个人化,“然而”之后的内容论述了感情的社会性,B项最符合题意。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②万于我何加焉!(           )

③贤者能勿耳(           )

④此之谓失其心(           )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不受

D.呼尔与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简答: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