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86-90题。

自20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45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预计2007年山西省平均每千公顷的粮食产量和上年相比()。

A.大约增加了0.0025亿公斤

B.大约减少了0.0025亿公斤

C.大约增加了0.0125亿公斤

D.大约减少了0.0125亿公斤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2007年平均每千公顷粮食产量和上年相比增加了=0.0025亿公斤。

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 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湖中人鸟声俱        (2)日更定矣

(3)湖中得更有此人      (4)

小题2: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2分)

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

小题3: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标点变化之后语义上的区别。(2分)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4: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写景方法的不同。(4分)

A、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小题6:《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计算题